钢板桩基础工程
桩基础工程包括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、打拔钢板桩、灌注桩、接桩、送桩等项目。 计算打桩(灌注桩)工程量前应确定土质级别、施工方法、工艺流程、桩及土壤泥浆运距等。
工程量计算规则:
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
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,按设计桩长(包括桩尖,不扣除桩尖虚体积)乘以桩截面面积计算。管桩的空心体积应扣除。如管桩的空心部分按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时,应另行计算。
例 5-2 某桩基础工程共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256根,桩长12.5m,其中桩尖0.5m,桩截面为300×300mm,试计算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工程量。
解 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工程量为:
V=0.3×0.3×12.5×256=288.0m 3
1955年建成的兰新线河口黄河大桥
60年代初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时,在基岩好而覆盖层较厚的墩位处,8#、9#墩选用了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。其中8#墩围堰直径21.82m,由172块0.4m宽,36m长的钢板桩组成。围笼为型钢组拼成的圆形桁架,8#墩围笼高16m,9#墩围笼高20m。采用插桩时,在前面钢板桩边悬挂锤球,测出其倾斜度,并规定不超过0.3%,且任何情况不得超过1%。为了防止后合拢口有足够的间隙,在钢板桩合拢前,将后的5~10组钢板桩先插入锁口挂着,桩尖不落到河床上,通过千斤顶或复式滑车组调整上下口的间距。合拢完毕后,用复打汽锤将全部板桩打入规定的标高。
在60年代末修建大桥时,12#墩水深8~9m,河床覆盖层为厚约1m沙夹卵石,基岩强度120~130MPa,由于当时经济条件,无大型起吊设备。经过现场人员的集体智慧,采用8个中-60型浮鲸(也叫KC-3型浮箱,是1954年在苏联制造成功,为滿足我国武汉长江大桥工程的需要,从苏联引进的。由沈阳桥梁工厂在苏联波良可夫的指导和帮助下,经过了10个月的艰苦努力研制成功)拼成方形平台作为钢围堰的围笼和内支撑。另外在此平台上用杆件分步拼装30m高的塔架作为起重吊机。浮鲸下水后顺水流方向设置了8根钢丝绳拉缆进行定位,为了增加浮鲸的稳定性,在浮鲸方框内部四角处又设置了4根300×300mm的定位桩。